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后,对婚姻家庭制度进行了修改,取消了法定离婚冷静期制度。那么,对于没有冷静期离婚的人,应该怎么做呢?
1. 确认离婚意愿
在决定离婚之前,夫妻双方应充分沟通,确认彼此的离婚意愿是否坚定,是否存在和好的可能。
2. 协商离婚事宜
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离婚事宜,包括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和债务清偿等问题。协商一致后,可以签订离婚协议书。
3. 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
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自行协商离婚事宜,或者其中一方不同意离婚,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。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感情状况、婚姻基础、过错程度等因素,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。
4. 等待法院判决
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,会在六个月内作出判决。判决生效后,婚姻关系即解除。
夫妻离婚后,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。如有离婚协议书,则按照离婚协议书的内容进行分割。没有离婚协议书的,法院会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分割:
1. 平均分割原则
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配给双方。
2. 照顾无过错方原则
对于无过错方,法院会适当多分给其财产。
3. 照顾子女和妇女权益原则
法院在分割财产时,会适当照顾子女和妇女的利益。
离婚后,子女抚养问题至关重要。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孩子的抚养权,也可以由法院判决决定。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权时,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:
1. 子女的年龄和健康状况
2. 父母的抚养能力
3. 子女的意愿
4. 父母的过错程度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
Copyright © 2024 匡正律师咨询网 版权所有
蜀ICP备202300346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