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外人眼中,夫妻之间总是恩爱和谐,很少有人会想到夫妻之间也会因为利益纠葛而反目成仇。在现实生活中,却有不少夫妻因为离婚而闹上了法庭,而其中最常见的矛盾之一便是房产分割问题。在这场利益之争中,一方想保住自己的房屋权益,另一方却想独吞房产,这往往会让当事人陷入两难境地。
1. 寻求法律援助
当夫妻双方无法就房产分割达成一致时,寻求法律援助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。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收集证据、制定诉讼策略,并代表当事人在法庭上进行辩护,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。
2. 收集证据
在诉讼过程中,证据至关重要。当事人需要收集购房合同、房产证、付款凭证等相关证据,证明自己对房屋的出资情况和产权归属。如果双方存在婚前协议或其他对房产分割有约定的书面文件,也需要一并提交。
3. 协商调解
为了避免漫长而耗费精力金钱的诉讼,当事人可以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调解。在协商过程中,双方可以聘请调解员或律师,帮助化解矛盾,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。
1. 法律规定
按照我国《民法典》的规定,婚前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,属于婚前个人财产,不纳入夫妻共同财产,离婚时不予分割。
2. 特殊情况
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婚前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也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,例如: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装修、改善房屋,或者婚后一方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但登记在另一方名下等。
1. 房贷类型
如果婚后房产是由一方婚前取得的商业贷款购买的,离婚时该房产仍然属于个人财产,另一方无权主张分割房屋所有权。但另一方可以要求分割已经支付的婚后还贷部分,以及婚后增值的部分。
2. 房贷性质
如果婚后房产是用婚前个人积蓄购买的,但婚后将该房产抵押贷款,则该房产仍然属于个人财产。但另一方可以主张分割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贷款部分,以及婚后房屋增值的部分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在本平台在线咨询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
Copyright © 2024 匡正律师咨询网 版权所有
蜀ICP备2023003465号-2